
另一方面,中国充裕的产能,使得新的设计能够容易找到生产商。中国工厂有不一样所有制、不一样的规模、不一样的自动化程度,容易实现定制生产,让创新投入生产有较多的选项。体制因素在不同的创新模型中,可以是内源或外源的因素,而市场规模和产能则应是外源条件了。
责任编辑:李昂宏观政策评价报告2019:六大维度点评2018宏观政策来源:经济参考报□陈彦斌GDP增速目标设定在“6.5%左右”,符合经济运行实际情况。一方面,“6.5%左右”的增速有助于实现“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并完成新增1100万人以上的城镇就业目标。另一方面,不再强调“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使得各级政府能够腾出更多精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一,货币政策空间虽然有所收窄,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仍有空间。就数量型货币政策而言,2018年中国央行进行了四次定向降准,大型和中小型金融机构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分别降至14.5%和11%。尽管如此,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仍处于相对高位。而且,中国央行不再需要通过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对冲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或充当“隐性存款保险”的角色,因此降准空间依旧较为充裕。就价格型货币政策而言,截至2018年底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为1.5%和4.35%,距离零下限尚有较大空间。不仅如此,相对充裕的外汇储备和偏紧的资本管制政策使得中国的货币政策可以保持较高的独立性,因此降息空间不会因为美联储加息而受到明显挤压。
下半年有望维持平稳增长展望下半年,多位专家表示,中国经济仍将坚持转轨高质量发展的大方向,尤其要进一步加快推动消费升级,并带动有效投资。毛盛勇表示,外部不确定性、不平衡性、不稳定性有所增加,但是世界经济复苏,包括世界贸易扩张的态势延续是大概率事件,我国外贸仍然有条件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从产业角度看,今年前几个月工业增长总体呈现稳中有升态势,服务业也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因此中国经济下半年有条件保持比较好的增长态势。
“5月份消费品市场增速出现短期波动,主要是受端午节假日移动和占比较大的汽车类商品税收政策调整等因素叠加影响。”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高级统计师卢山表示,据测算,剔除这两个不可比因素,5月份增速将高于4月份。而对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下滑,毛盛勇表示,主要是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放缓所致。今年前5月,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4%,回落3个百分点。多年来我国基础设施持续保持高增长,增速都在20%左右,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和过去相比,基础设施大幅度增加的需求有所减弱。另外,现在“三大攻坚战”中,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包括对不合规、不合法项目要进行规范和清理,要求地方融资行为、举债行为更加规范。因此,资金的空间收窄,以及有些项目因为不合规不合法停建、缓建带来了一些影响。固定资产投资走势如何,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中国已经加快了科技创新的发展,而保持现在的动力、加强基层理论研究和把优势扩大至不同领域等也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我们不知道在20年后,美国会否抱怨中国限制技术输出。而在未来一个历史时期内,中国创新科技的继续发展是可期的,可持续进步的领域和空间也很宽阔。